凌晨的屏东海岸线还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咸涩的海风带着寒意,吹拂着高低起伏的礁石和广阔无垠的潮间带。
退潮后裸露的海床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坑洼处积留着海水,形成一个个小小的镜面,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空。
“探索者8号”悬停在远处的海面上方,如同静默的守护者。
徐岩小队几人穿着具有基础环境适应功能的作战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这片泥泞与砂石交织的区域。
他们的任务是调查指挥中心监测到的、间歇性出现的异常低频率能量波动,初步怀疑与地质活动或未登记的海底设备有关。
欧阳楠操作着便携式能量扫描仪,眉头微蹙:“波动很微弱,时断时续,像是……随着潮汐的节奏在呼吸。”
段鹏扛着环境采样箱,嘟囔道:“这鬼地方能藏什么?总不会是Redeem那帮疯子在这挖蛤蜊吧?”
吴明杰则谨慎地布设着几个地震波微感器,试图从地层结构寻找线索。
徐岩站在一块较大的礁石上,手中拿着一个略显陈旧的青铜罗盘。
这是父亲遗物中的另一件,指针在轻微的晃动后,顽固地指向一个偏离正北的方向,并且自身带着一种极细微的、高频率的震颤。
“不是磁场干扰,”徐岩低声道,“是某种能量牵引。”
‘能量标识信息分析完毕,’觊觎的意识流切入,‘波动频率与潮汐引力周期同步率99.3%,但其核心调制模式包含非自然谐波。来源深度……推算为地下两千八百至三千一百米。’
“三千米?”徐岩一怔,“这种深度,以蓝星目前的常规技术,很难进行大规模作业而不留痕迹。”
‘并非作业痕迹,’觊觎纠正道,‘更像是一种……沉寂结构的周期性共鸣。结构材质无法完全扫描,但其能量导性与拉姆星数据库记载的某些古文明遗迹护盾材料的衰变特征有8.71%的相似度。’
一个沉寂于海岸线下三千米的古文明遗迹?
徐岩的心跳微微加速,这无疑印证了之前关于“巨像”、“遗产”的线索。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罗盘,感受着那细微的震颤,试图将这种古老的指向工具与觊觎提供的精确坐标联系起来。
“装神弄鬼。”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景东带着两名队员从不远处的巡逻艇下来,走了过来。
他奉命带队协助外围警戒,显然对这片泥泞之地没什么好感,更对徐岩那套“老古董”加“外星思维”的组合不以为然。
“徐岩,现在不是玩风水堪舆的时候。靠那块破铜烂铁和你们那个……不知道哪来的‘直觉’,能找到什么?”景东语气不善,目光扫过徐岩,又似乎意有所指地看了看天空——仿佛能看穿那看不见的觊觎的存在。
徐岩收起罗盘,看向景东,目光平静:“直觉和经验并非毫无价值,景东。就像你判断战场局势,也不仅仅依靠数据报表,不是吗?”
“那不一样!我的判断基于训练和实战积累的逻辑!”景东反驳。
“逻辑很重要,”徐岩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逻辑无法解释所有事情。我记得小时候,在海边,看到一个孩子被离岸流卷走。当时最快的救援艇赶来也需要时间。按照纯粹的‘逻辑’和‘风险计算’,我应该等待,因为擅自下海救援的风险极高。”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但我当时什么都没想,直接就跳下去了。是一种……本能,或者说,一种不容我‘逻辑思考’的冲动驱使着我。后来,我和那个孩子都被冲上了远处的沙滩,侥幸活了下来。如果当时我只依赖逻辑,他必死无疑。”
徐岩看着景东:“有些事,理性计算出的‘最优解’,未必是真正的‘正确’。尤其是在面对生命和……超越我们理解的事物时。我们需要逻辑,也需要敬畏和那么一点‘不理智’的勇气。”
景东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最终只是冷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没再说话。
徐岩的话触动了他某些不愿承认的东西。
调查暂告一段落,异常波动再次隐去,仿佛从未出现。
时近正午,海面上的雾气散了些,阳光穿透云层,带来些许暖意。
段鹏从附近的渔民那里换来一些刚捕捞上来的新鲜海产——几只肥美的花蟹、一些巴掌大的海虾,还有几条银光闪闪的海鱼。欧阳楠找来几块石头,垒成一个简易灶台。
吴明杰贡献出私藏的少量淡水和小包盐巴。
没有复杂的调料,只有最原始的海水煮海货。
翻滚的海水里投入海鲜,很快,一股极其浓郁的、混合了海洋气息的鲜甜味道就弥漫开来。
段鹏咧嘴笑着,迫不及待地捞起一只变红的花蟹:“就得这么吃!原汁原味,鲜掉眉毛!”
徐岩也分到一段雪白的鱼肉,他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口。瞬间,极致的鲜味、淡淡的咸味,以及鱼肉那细腻弹滑的口感,在口腔中爆炸开来。这是一种属于蓝星最原始、最直接的味觉盛宴。
他将这份感受,毫无保留地共享给了觊觎。
‘……味觉传感器接收到强烈化学信号:谷氨酸钠、肌苷酸盐、氯化钠……组合刺激强烈。但……’觊觎的意识流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困惑,‘……伴随产生的神经信号反馈……异常复杂。无法归类为单纯的“能量补充”或“生理需求满足”。部分神经簇激活模式……与之前接收的“桂花糕记忆数据”有16.5%的相似性……’
觊觎似乎在努力分析和理解这种叫做“鲜”的味觉,以及它为何会引发类似情感记忆的神经反应。
这完全超出了拉姆星味觉科技(精确模拟化学信号只为高效提供能量或进行生理研究)的范畴。
‘拉姆星的味觉模拟,可以复制任何已知化合物的味道,但……它是空洞的。’觊觎罕见地流露出一种类似‘反思’的情绪波动,‘它缺少这种……与特定环境、特定人群、特定记忆绑定的……多维信息纠缠。这种“咸鲜味”……在意识海中形成的光影……是独特的,无法被简单复制。低效……却……有趣。’
徐岩感受到觊觎的困惑与那细微的触动,微微一笑,继续品尝着手中的鱼肉。
科技的尽头或许能模拟万物,但有些体验,终究根植于生命与特定世界的深度联结。
海风吹拂,带来远方的潮声。
一次看似普通的监测任务,却意外指向了深埋地下的古老秘密,也让来自拉姆星的思维,在蓝星最原始的鲜味中,经历了一次微妙的重塑。
徐岩望向那片重新变得平静的海面,潮水正在缓缓上涨,逐渐淹没他们刚才驻足的地方。
他知道,那来自深海的“潮信”,所带来的涟漪,绝不会就此平息。而团队内部关于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也将在下一次考验中继续。
他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终端,一条来自景致闵的加密信息刚刚抵达:
“遗迹初步分析报告已出,能量标识信息与联盟早期‘守护者’计划部分残存数据有微弱匹配。准备返回基地,‘茧室’第七次环境恒定测试需要你们到场。可能有新发现。”
新的任务,新的发现,似乎总在未知处等待。